电器工业

行业展望

  • 2024年度焊接装备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正>2024年,焊接装备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有所下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焊接装备行业正经历着优胜劣汰的过程,这是行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但随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市场对高端、智能、绿色焊接装备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2025年10期 No.299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产品与技术

  • 基于改进相似日的集成模型用于分布式光伏功率短期预测

    黄世勋;侯新星;

    为解决大量新建分布式光伏系统历史数据不足导致预测精度不理想的问题,提出时空相似日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及验证。研究从空间上获取密切关联的邻近站点数据,从时间上以更短时间尺度的目标序列进行相似序列的确定。基于此进一步进行数据分解降低数据非平稳性后,构建Stacking集成模型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时间和空间维度处理后的序列预测结果显著优于未经处理的序列,采用Stacking集成模型进行预测的结果具有更高的R_2和更低的MAPE和RMSE,可以为分布式光伏系统提供更加准确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2025年10期 No.299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 面向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备自投装置组网方案研究

    姬生飞;徐华斌;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在智能化一次设备、集成式二次设备、合智一体化装置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站控层的MMS信息、过程层的GOOSE信息、采样值的SV信息等方面,不仅需满足性能上的实时性,还要满足可靠性和冗余性的需求~([1])。作为智能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简称“备自投装置”)也面临新挑战。本文结合广州220kV某智能变电站、深圳220kV某智能变电站试点项目的设备情况及组网方案,开展了面向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备自投装置组网方案研究。研究旨在探索更加经济有效的组网模式,并结合交换机相关数据通信技术的应用,避免因组网方案不合理导致的装置光口不够、光缆敷设过多、配置复杂、维护困难等问题,从而实现提高建设效率、方便运行维护的目标,为今后国内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组网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No.299 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6K]
  • 基于FMD的风力发电机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王子豪;陈麒行;王飞;井永腾;

    风力发电机工作环境相较于其他电机而言更加恶劣,因此出现故障的概率也更大,而轴承作为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部件,一旦出现故障会极大地影响风力发电机稳定运行。本文采用一种数字孪生技术与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对风力发电机轴承运行状态进行预测。首先,建立风力发电机数字孪生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电磁-结构耦合分析,最终得到风力发电机轴承振动加速度。采用FMD(Feature Mode Decomposition)对风力发电机轴承故障分量进行提取。最后通过GWO(Grey Wolf Optimizer)优化的PNN(Product-based Neural Network)对轴承故障类型进行分类。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轴承故障检测准确率,且相较于传统算法在面对噪声较强的信号也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2025年10期 No.299 23-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7K]
  • 双馈风电机组恒功率运行时变桨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刘闯;王麟缘;

    双馈风电机组保持恒功率运行时,需要在发电机转速和机组功率不超限的前提下,通过主控系统协调变流器和变桨系统控制实现。本文在介绍风电机组运行区域及控制目标的基础上,分析了典型的变桨系统控制模式,提出了风电机组恒功率运行时变流器与变桨系统协调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2025年10期 No.299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 基于系统联动的稳控装置不停电传动技术研究

    王华佑;张勇;洪有源;

    稳控系统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第二道防线,稳控装置拒动可能造成电网稳定破坏,甚至引发大面积停电事件。现有稳控装置受装置功能、二次回路等条件约束,出口传动试验需要一次设备停电配合,存在耗时久、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稳控装置传动试验开展困难的痛点,本文研究了稳控装置不停电传动技术,制定了基于系统联动的稳控不停电传动方法。通过与现行试验方法的分析对比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有效提高稳控装置传动试验的时效性。

    2025年10期 No.299 37-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 500kV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绝缘配合研究

    苗栋;张铭;

    架空输电线路的绝缘配置关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在电网工程中特别是500kV电压等级的超高压线路,绝缘配置投资占比大,若为提高电网可靠性过分提高绝缘配置,则造成电网经济性降低,应根据工程实际合理选择绝缘水平。本文从爬电比距原理分析,对500kV架空输电线路工频电压、操作过电压、雷电过电压等稳态及暂态下绝缘配置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绝缘子选型。

    2025年10期 No.299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 考虑导线弧垂的10kV线路小档距带电作业技术研究

    孔嘉辉;

    本文研究的10kV线路小档距带电作业技术主要依据线路静态参数设定安全距离,作业人员按预设流程和路径进行带电操作。然而,由于该方法忽略了导线弧垂随温度、张力等因素的动态变化,无法实时保障作业人员与带电体的安全间隔,从而降低了作业的安全性。对此,提出考虑导线弧垂的10kV线路小档距带电作业技术研究。通过构建10kV小档距直流输电线路操作过电压幅值的概率密度函数,并分析空气间隙放电概率分布,进而通过对线路分段危险率进行加和平均,计算出带电作业的危险率。通过计算2%统计过电压倍数得出统计过电压,结合安全裕度算出耐受电压,考虑危险率动态调整影响系数计算出最小电气安全距离。采用BRRT*算法将带电作业空间定义为状态空间,通过双向树初始化以及节点扩展的方式对带电作业操作路径进行迭代优化,最终得到满足安全要求的作业路径。在实验中,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作业安全性的检验。最终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方法进行带电作业时,与导线的距离为1m时,模拟人员所受的电场最大值约1300kV/m,具备较为理想的作业安全性。

    2025年10期 No.299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 基于改进PSO-LSSVM的高压开关柜内接地短路故障检测

    胡伟峰;

    由于故障特征分类过程中可能过早陷入局部最优,使得全局搜索能力不足,进而导致接地短路故障检测的结果准确度不够理想。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PSO-LSSVM的高压开关柜内接地短路故障检测方法。融合分析高压开关柜内部接地线路的运行数据,推算出电流分布密度的电气特征。将其输出到支持向量机中建立故障特征分类问题,并利用最小二乘损失函数进行线性求解。结合改进的PSO算法,寻找最佳的参数组合,提高后期局部搜索能力,从而在全局搜索下,输出接地短路故障的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得结果的ROC曲线较优,AUC值达到0.95,检测准确度较高,在高压开关柜接地故障运维工作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2025年10期 No.299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8K]
  • 基于暂态对地电压法的开关柜局部放电综合检测研究

    钟燕秋;

    因为开关柜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会存在金属件打磨不够光滑等问题,并且开关柜设备的运行环境复杂,使得绝缘性能降低,发生局部放电现象,给电力系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实现对开关柜放电方向的精准判定,基于暂态对地电压法的应用,以某电力企业开关柜为例,对其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展开设计。利用与定位设备相连接的电容耦合传感器,监测被测设备的接地部分,设计检测现场的布置与测点的位置;利用采样设备对开关柜内外的放电信号进行采集,通过去噪、变换等,完成信号的处理;利用处理后的信号,引进横向对比法,进行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对开关柜放电方向的精准判定,还能在检测开关柜局放脉冲幅值的基础上,降低检测中外部噪声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与干扰。

    2025年10期 No.299 52-5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诊断

    张培;郭楠;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传统诊断方法主要依赖电流、电压等电气量的变化特征进行判断,但由于故障信号微弱且易受干扰,诊断结果往往存在误判和漏判的情况,且诊断效率低下。因此,提出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集小电流接地系统的运行信号,并从中提取单相接地故障特征量;根据这些特征量构建多个证据体,每个证据体代表一种可能的故障特征;基于D-S证据理论,对这些证据体进行合成和决策融合,得出故障类型和位置,实现故障诊断目标。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提出的诊断方法后,所有单相接地故障点均得到了全面且准确的诊断与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同时,该方法在定位故障点时所需的收敛数据包数量较少,定位速度收敛优势显著,具有更高的诊断定位效率。

    2025年10期 No.299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8K]
  • 基于电力载波技术的光伏微逆变器分布式发电在线监控研究

    牟晓博;

    由于现有监控方法监测精准程度低,监测效率低,为此研究基于电力载波技术的光伏微逆变器分布式发电在线监控研究。通过对电力信息实时采集,并运用电力载波通信技术传输采集的数据。计算光伏逆变器的输出电压,获取光伏电站的发电状态和电能质量。当逆变器输出电压存在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会导致电网电压越限。通过判别电压越限并计算供电电压基准来完成监控。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监测精准程度达到1.0,展现出良好的数据监测性能;当电容型无功负荷与负载投入后,系统在0.4s时能够迅速感知到电网中无功负荷的变化,并迅速获取输出电压,且输出电压与实际电压值能够达到一致,表现出本文监测方法的实用性。

    2025年10期 No.299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 基于泄漏电流时频特性的变电站绝缘子污秽闪络预警方法

    梁宗泽;

    绝缘子表面污秽分布不均,不同位置的污秽堆积量和成分有差异,导致各部位导电性能不同。当局部电场或环境条件改变时,变电站绝缘子闪络前瞬间的泄漏电流在频率上常出现局部、短暂的异常变化。传统单一信号变换方法仅获取信号频谱特性,难以捕捉频率动态变化,对闪络前瞬间泄漏电流异常变化难以察觉,影响预警的准确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泄漏电流时频特性的变电站绝缘子污秽闪络预警方法。采用截流环法采集绝缘子泄漏电流信号,并运用巴特沃斯滤波器滤波调理信号以提高信噪比;为捕捉信号中的泄漏电流时频特性,对放大后的信号先进行傅里叶变换获取频谱特性,并结合小波变换捕捉信号频率动态变化,完成泄漏电流时频特征提取。将筛选出的泄漏电流时频特征输入至训练后的支持向量机模型中,通过判断绝缘子是否处于污秽闪络的风险状态,实现变电站绝缘子污秽闪络预警。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后,泄漏电流幅值的预警值与模拟值拟合度较高,且预警耗时在0.05ms以内。说明所提方法能够精确地捕捉到绝缘子污秽闪络所产生泄漏电流信号的频率动态变化,能够及时准确地完成变电站绝缘子污秽闪络预警。

    2025年10期 No.299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 变压器突发短路大容量试验330kV网络电源研究

    罗园;张杰;王文强;

    电力变压器短路承受的能力检测需要配备大容量试验电源来模拟突发短路故障。本文以330kV网络电源作为试验源,介绍变压器突发短路大容量试验工艺线路,分析选用合闸开关、高压隔离开关、高压短路试验变压器作为主要电力设备,完成了试验能力的确认。为高压大容量试验提供一种高效、环保、经济的解决方案,具备工业化运行条件,对搭建大容量试验平台也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2025年10期 No.299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 大型变压器水喷雾灭火系统误启动风险及运维防控策略

    闫耀程;

    水喷雾灭火系统误启动影响变压器安全运行,本文结合大型变压器水喷雾灭火系统组成与雨淋阀结构特点,分析了可能造成系统误启动的各种风险,提出运维防控策略。

    2025年10期 No.299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 基于Transformer的变压器温升预测

    弓自强;高翔宇;王迟;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投入运行的变压器越来越多、服役时间越来越长,需要提前对变压器设备状态进行预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变压器温升预测方法。针对传统预测方法在处理非线性、长时序依赖问题上的局限性,本研究利用Transformer模型的自注意力机制,构建变压器温升预测模型。通过实验验证,该模型在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为变压器温升预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基于Transformer的预测方法能够有效捕捉变压器温升的复杂特征,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故障预防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5年10期 No.299 82-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 电气设备峰值电流试验能力验证分析

    王文强;李旭娇;景文娟;

    能力验证是评价实验室间比对试验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参加电气设备峰值电流试验能力验证项目,可验证实验室的试验能力,提升试验水平。试验参照作业指导书及GB/T 11022—2020《高压交流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对光纤大电流测量系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测量值0.45处于规定区间内,实验室能力验证获得“满意”评价。

    2025年10期 No.299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 架空输电线路新型接地材料的对比分析

    海赛赛;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对电力线路、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十分重要,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有利于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减少线路雷击事故。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土壤、水分和大气腐蚀的存在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不完善等原因,普通接地装置在线路运行几年后接地电阻就达不到设计要求,导致线路雷击跳闸率升高,严重威胁线路的安全运行。若再进行二次接地装置改造,则又会增大工程的投资,因此探寻架空输电线路新型接地材料十分必要,通过比对铜覆钢、不锈钢复合材料接地、石墨基柔性复合接地使用寿命、接地网稳定性、经济性等指标以供设计人员在工程过程中参考使用。

    2025年10期 No.299 89-9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 一起220kV组合电器耐压异常分析

    王伟;刘鑫铃;张凯;陈旭;

    本文分析一起220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设备(GIS)在交接耐压试验时发生击穿的情况,并进行排查及处理工作。通过对异常绝缘台进行返厂拆解及试验检测,分析绝缘台闪络的原因,并提出装配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建议。

    2025年10期 No.299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 自适应压紧与自锁机制的输电线路高空作业绳索升降装置研究

    龙玲;姚宗;刘晓宇;刘继武;张慎;吕伟宏;

    在电力系统的建设和维护中,输电线路的高空作业安全与效率至关重要。本研究针对现有高空作业方法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输电线路高空作业绳索升降装置,该装置通过集成自适应压紧和自锁机制,显著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本研究不仅为高空作业升降装置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未来的实验验证和实际应用指明了方向,有望显著推动电力系统高空作业技术的发展,减少作业风险,提高作业效率。

    2025年10期 No.299 98-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 智能型高低压电器设备外壳机械冲击试验装置研究

    张天福;吕建江;李虎;刘维维;马子琪;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大,依赖性变得更强,高低压电器设备的使用量不断攀升。而对于高低压电器开关设备外壳的相关耐冲击试验是对安全很重要的检测项目。为了模拟高低压电器设备将面临的各种复杂环境,标准中规定了各种冲击能量实现冲击试验。本文研制了一套能兼容各种冲击方式和能量摆锤并且兼具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的试验装置,实现了对冲击试验过程的精确控制和智能化管理,为高低压电器设备外壳的抗冲击性能评估提供了有效手段。

    2025年10期 No.299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 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温升试验技术研究

    陈稳;甘鹏;

    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在城市配电网和工厂供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力供应的安全。温升试验考核预装式变电站在满负荷条件下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评估预装式变电站热性能的关键试验项目。本文旨在研究预装式变电站温升试验技术,重点研究了GB/T 17467—2020中的温升试验“优选方法”和“替代方法”,分别采用这两种试验方法对一台12kV/630kVA预装式变电站进行温升试验,获取了相关的温升数据,并对两种温升试验方法进行分析与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差异、优缺点和适用性。研究成果可为预装式变电站的温升试验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No.299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2K]

管理与经济

  • 基于DTW算法的用户用电行为异常检测研究

    潘慧;杨婵;韦曦;陈冬良;梁翠玲;姚明芳;

    用户用电行为异常检测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减少电力企业经济损失的关键环节。用户用电行为具有高度动态性和复杂性:不同用户、季节及时段的负荷曲线存在显著差异,正常波动与异常模式往往边界模糊,导致异常行为判断存在一定难度。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 DTW)算法的用户用电行为异常检测方法。利用欧氏距离定义电力用户用电数据类簇中心,并对类簇中心不断更新,实现用户用电行为数据的聚类。基于此,利用基于深度信念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s,DBN),提取用户用电行为特征,将该特征作为DTW算法的输入依据,度量用户用电行为的时间序列相似性,判断用户用电是否存在异常,最终完成用户用电行为异常检测。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检测出的异常用电行为数量与实际数量一致,且异常检测的召回率、F_1分数指标均显著高于现有方法。

    2025年10期 No.299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 不同气象条件下电网需求侧响应自适应预测方法

    栗志鹏;高云霄;杨浩;

    在电网需求侧响应分析过程中,目前主要通过单一的统计分析技术完成需求侧响应预测,忽略了数据的时变非平稳性特性,导致最终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较大。因此,本文提出不同气象条件下电网需求侧响应自适应预测新方法。获取与需求侧响应相关的影响因素,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从中筛选出关键影响因素。将气象条件因素与关键影响因素结合,构造多元回归预测方程,对动态需求侧响应进行初步预测。结合小波变换算法与人工神经网络构建小波网络,考虑电力需求波动的不确定性,对回归方程的残差项进行自适应精准预测,将残差项预测值与初步回归预测值叠加,即可完成最终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输出的自适应预测结果 MAPE值小于1%,充分证明了其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2025年10期 No.299 121-124+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 常州模式对乌鲁木齐产业优化发展的比较研究——以新能源领域为例

    王子瑞;

    常州因其新能源产业布局早、发展好、产业集群效应强等显著区位优势,被誉为“新能源之都”。笔者在企业实践中了解到,常州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人才优势、工业基础、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及地区发展水平等核心要素支撑。当前,乌鲁木齐正处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关键阶段,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以新能源领域为研究对象,从产业链发展现状、典型要素比对分析及发展过程中的比较优势三个维度展开探讨,并提出结论与展望,以期为更多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进而助力乌鲁木齐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年10期 No.299 125-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 下载本期数据